前言

前几天读过的笛卡尔篇,今天记忆既然就已经模糊了,所以花时间又重新温习一遍。读完笛卡尔篇,我有一个冲动,想跳过哲学史的学习,去读《第一哲学沉思录》,不过AI拦住了我。它推荐我看我学习完后面的哲学家,了解完他们的补充和批判之后再去阅读,我认同AI的观点,我还认为如果不去看笛卡尔之前的哲学家的著作、不了解笛卡尔的时代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,我是无法真正懂他的思想的。

由于只是粗浅的读过几本书的笛卡尔介绍,所以本文只是一个简短的读书笔记,仅用来记录总结和一些思考。

笛卡尔背景

1596年,笛卡尔出生在法国,他的时代,可以称之为旧体系分崩离析的前夜。这一点,可以从当时的学术背景中窥见一斑:

  • 天文学界:亚里士多德的天体论认为天体是完美的,地球居中心。但在笛卡尔十四岁时的1610年,伽利略发表的《星际信使》给了这些理论当头一棒。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,并不完美,同时发现木星存在四颗卫星,这是另一个天体旋转中心。
  • 古典怀疑论:古希腊的皮浪主义在文艺复兴的时候被重新发现,皮浪主义主张“对任何问题都不下判断”,以求心灵的安宁。
  • 物理学: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是需要提供不断地力才能保持的,但已经存在关于惯性和抛射体的研究挑战这一观点。

正是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,被“无所依凭”的感觉包裹的笛卡尔,萌生了了最极端的怀疑态度——怀疑一切,他要摒弃一切未经理性审查的旧知识,从头出发,找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公理绝对清晰、明确的“第一原理”。

他要寻找的第一原理是什么?首先是清楚明白,所有人看到它,凭直觉就知道它是正确的、清晰的、不可怀疑的。其次是根本性,从第一原理出发,能推导出所有其他原理。

对 我思故我在 的反驳

笛卡尔思考后交出了他的答卷——“我思故我在”——只有正在思考的我是不可怀疑的,随后他进一步推断出,思考是“我”的本质。任何东西的存在都可以怀疑,但只有此刻正在思考的我,不可怀疑。

这个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,在笛卡尔之前,所有哲学家都从外部寻找和论证存在,而笛卡尔把目光转向自身,开始从自身寻找存在。

我对这个观点存在以下质疑(部分是书中其他哲学家已经提出的):

  • 第一个质疑,“我思”故我在,我在的前提是“我”思,而这个观点的目标是讨论“我”之存在,在结论未给之前,如何能在前提就给出“我”思呢?这首先就涉及一个循环论证。
  • 第二个质疑,从我思只能推断出“思”在,而不是“我”在。“思考必须有主体”这个观点不是一个先验的观点,不能直接拿来用。
  • 第三个质疑,笛卡尔从“我思故我在”推导出了“思考是我的本质”,这就有一个问题,如果思考是我的本质,那么我思故我在就是“思考思考故思考在”,这句话必定成立,所以这是一个隐藏的循环论证。
  • 第四个质疑,“我思故我在”只能推导出“思”是我的一部分,身体属不属于是不可知的,而笛卡尔直接给出了“思考是我的本质”的观点。

对灵肉二元论和上帝论的反驳

为了补充我思故我在的完整性,笛卡尔还是进入了本体论的范畴,他提出了灵肉二元论和上帝论。他认为,肉体和灵魂是两种不同的实体,肉体有广延而无思想,灵魂有思想而无广延。而既然灵魂和肉体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影响,中间只能由上帝做调和,从而引申出上帝是最高的实体。

我在读书的时候写过一些反驳,我这里就直接拷贝了。

原文:

笛卡尔对上帝的存在也做了一番论证,基本意思是:我有一个无限的、完满的实体的观念,我自己是一个有限的、不完满的东西,不可能从自己产生这个观念,因此一定是有一个真正无限的、完满的实体把这个观念放在我心里的,它就是上帝。

我的反驳(直接复制我读书的笔记):

“无限的、完满的实体的观念”只是自己认为的相对的东西,我更认同经验主义,我认为我们讨论的无限也好,完满也好,仅仅只是我们依据我们的经验,在可怜的一丁点想象力空间里想象出来的东西罢了。如果有另一个维度的人看我们的思考也会觉得好笑,认为我们对无限和完满一无所知。 所以我认为笛卡尔这里的论证存在问题,如果真的存在“无限、完满”,那么我相信,笛卡尔所认为的“无限、完满”只是真正的“无限、完满”中逼仄的一角。既然自己的观念并不完满,那这个观念就不需要上帝。

原文:

对于笛卡尔的上帝论证,讨论者们提出了一些反驳,归结为一点,是说人心中并没有上帝观念,因此以上帝观念为前提的论证就完全不能成立了:其一,如果说上帝观念是一个无限实体的观念,那么,人心只能领会有限,不能领会无限,无限这个观念只是通过对有限的否定来领会的。笛卡尔对此答辩说,人心中首先有的是无限观念,只是因为和这个观念做了比较,我才会看出我的本性的有限,因此产生种种怀疑。

我的反驳(直接复制我读书的笔记):

否定有限就说明我们知道无限吗?这个逻辑上是不通的,否认有限只能说明我们知道说明是有限的,而知道什么是有限,不等同于知道什么是无限。笛卡尔这里是妄想通过用“形式上的否定”来推导出“实际上的肯定”,这是偷换概念。 比如我知道我所认识的所有具体的数字都不是无限大,推导过程基于皮亚诺公理体系,是因为有n+1,所以n不是无限大,结论是这么来的。这是无法用“直观”直接给出答案的简单观念,这是一个复杂观念。

笛卡尔哲学的总结

罗素说,笛卡尔思想的破坏性远比他的建设性要高,我认同罗素先生的观点。

笛卡尔的思想总的来说,是从认识论出发,为了完善理论最终又回到了本体论的过程。怀疑一切是认识论,“我思故我在”是笛卡尔又视图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的过程,灵肉二元论是本体论。

在笛卡尔之前,哲学家们长期困入本体论之争,而笛卡尔通过怀疑一切的方法,把哲学的车头扭向了人自身——是的,笛卡尔对后世哲学影响最大的,是他“怀疑一切”的方法,而不是“我思故我在”。而从我思故我在开始,直至推导出的“思想是本质”,灵肉二元论,上帝论,这些都没有新意。

从笛卡尔开始,哲学开始分岔,分成了大陆唯理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,最终在康德那里汇合。总得来说,虽然笛卡尔没有提供深刻的哲学思想,但他确实推动了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,所以还是被尊称为近代哲学之父。

笛卡尔的灵肉二元论的观点,也催生了斯宾诺莎的自然论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,这些待我深入了解后,再总结。